基于Python3的数据结构与算法 - 16 链表

目录

链表

[1. 创建链表](#1. 创建链表)

[2. 链表的插入和删除](#2. 链表的插入和删除)

[3. 双链表](#3. 双链表)

[4. 链表总结](#4. 链表总结)


链表

链表是由一系列节点组成的元素集合。每个节点包含两部分,数据域item 和**指向下一个节点得指针next。**通过节点之间的相互连接,最终串联成一个链表。

复制代码
class Node:
    def __init__(self,item):
        self.item = item
        self.next = None
        
        
a = Node(1)
b = Node(2)
c = Node(3)
a.next = b
b.next = c

print(a.next.item)
print(a.next.next.item)

1. 创建链表

创建链表共有两种方法:头插法尾插法

链表总有一个头节点 和一个尾节点

使用头插法创建链表(将一个列表变为链表)

复制代码
class Node:
    def __init__(self, item):
        self.item = item
        self.next = None


def create_linklist_head(li):
    head = Node(li[0])  # 定义头节点
    for element in li[1:]:
        node = Node(element)
        node.next = head  # 将插入进来的元素与head连接起来
        head = node  # # 再将node定义为头节点
    return head


def print_linklist(lk):
    while lk:
        print(lk.item, end=',')
        lk = lk.next


lk = create_linklist([1, 2, 3])
# print(lk.item)   # 返回头节点
print_linklist_head(lk)

使用尾插法创建列表 :

复制代码
def create_linklist_tail(li):
    head = Node(li[0])  # 定义头节点
    tail = head # 此时只有一个元素
    for element in li[1:]:
        node = Node(element)
        tail.next = node  # 新来的元素连接到tail后面
        tail = node     # 再将node定义为尾节点
    return head

lk = create_linklist_tail([1,2,3,4,5,6])
print_linklist(lk)

2. 链表的插入和删除

列表的插入时间复杂度为O(n), 但是链表不是,因为链表不是顺序存储。

链表的插入分为两步:

  • 先将4与2相连接

  • 再将1与4相连接

    p.next = curNode.next
    curNode.next = p

如果此时想再将元素4删除:

  • 先将1和2链接起来

  • 再将4删除

    p = curNode.next
    curNode.next = curNode.next.next
    del p

3. 双链表

双链表的每个节点有两个指针:一个指向后一个节点,另一个指向前一个节点。

复制代码
class Node(object):
    def __init__(self. item = None):
        self.item = item
        self.next = None
        self.prior = None

双链表的插入:

  • 先将2与3相互连接

  • 再将1与2相互连接

    p.next = curNode.next
    curNode.next.prioi = p
    p.prior = curNode
    curNode.next = p

双链表的删除:

  • 将1与3互相连接

  • 再将2删除

    p = curNode.next
    curNode.next = p.next
    p.next.prior = curNode
    del p

4. 链表总结

顺序表(列表/数组)与链表复杂度分析:

  • 按元素查找:都是挨个遍历,复杂度都为O(n).
  • 按下标查找:列表中直接存放地址,复杂度为O(1), 链表复杂度为O(n).
  • 在某元素后插入:列表为O(n),链表为O(1)
  • 删除某元素:列表为O(n),链表为O(1)

链表在插入和删除的操作上明显快与顺序表。

链表的内存分配更加灵活。

相关推荐
我搞slam1 小时前
快乐数--leetcode
算法·leetcode·哈希算法
DO_Community2 小时前
普通服务器都能跑:深入了解 Qwen3-Next-80B-A3B-Instruct
人工智能·开源·llm·大语言模型·qwen
WWZZ20252 小时前
快速上手大模型:机器学习3(多元线性回归及梯度、向量化、正规方程)
人工智能·算法·机器学习·机器人·slam·具身感知
deephub2 小时前
深入BERT内核:用数学解密掩码语言模型的工作原理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语言模型·bert·transformer
PKNLP2 小时前
BERT系列模型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bert
应用市场3 小时前
构建自定义命令行工具 - 打造专属指令体
开发语言·windows·python
兰亭妙微3 小时前
ui设计公司审美积累 | 金融人工智能与用户体验 用户界面仪表盘设计
人工智能·金融·ux
东方佑3 小时前
从字符串中提取重复子串的Python算法解析
windows·python·算法
西阳未落3 小时前
LeetCode——二分(进阶)
算法·leetcode·职场和发展
通信小呆呆3 小时前
以矩阵视角统一理解:外积、Kronecker 积与 Khatri–Rao 积(含MATLAB可视化)
线性代数·算法·matlab·矩阵·信号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