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语言模型诞生、探索和爆发阶段

大语言模型的发展可以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点和发展重点。以下是大致的时间线以及各个阶段的特点:

一、大语言模型诞生阶段

这一阶段大约从2017年末到2019年初,期间出现了几个关键的技术突破,这些技术奠定了现代大语言模型的基础。

  • 2017年:Google 发表了 Transformer 架构,这是一种基于自注意力机制的神经网络架构,它彻底改变了自然语言处理(NLP)领域,使得大规模并行化处理成为可能,并极大地提升了模型的效果。
  • 2018年6月:OpenAI 推出了 GPT(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这是第一个使用 Transformer 架构进行大规模无监督预训练的语言模型,开启了预训练模型的时代。
  • 2018年底:Google 提出了 BERT(Bidirectional Encoder Representations from Transformers),这是一种双向的Transformer模型,能够在多种NLP任务上取得显著的进步,进一步推动了预训练模型的研究。

二、大语言模型探索阶段

从2019年到2020年左右,研究者们开始深入探索如何优化和改进大语言模型,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变体和改进方法。

  • GPT-2 (2019):OpenAI 发布了GPT-2,它比GPT有更大的规模,并且展示了更强的生成能力,引发了关于AI伦理和社会影响的讨论。
  • RoBERTa (2019):Facebook AI 和悉尼大学合作开发了RoBERTa,通过更长时间的训练和更多的数据集来进一步优化BERT。
  • T5 (2019):Google 提出的T5框架将各种NLP任务统一为文本到文本的形式,这为模型的通用性提供了新的思路。

三、大语言模型爆发阶段

从2020年开始至今,大语言模型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模型规模迅速增长,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展。

  • GPT-3 (2020):OpenAI 在2020年推出了GPT-3,参数量达到了惊人的1750亿,显示出了强大的零样本学习能力和广泛的实用性。
  • 2021年后:随着计算资源的增加和技术的成熟,各大科技公司和研究机构纷纷推出自己的超大规模语言模型,例如阿里云的M6、百度的ERNIE等,这些模型不仅在参数数量上超过了GPT-3,而且在特定任务上的表现也更加优秀。
  • 应用扩展:除了传统的文本生成、翻译、问答等任务外,大语言模型也开始被应用于代码生成、图像描述、跨模态任务等领域,并逐渐融入日常应用中。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语言模型的规模和能力持续增长,同时研究人员也在努力解决与之相关的安全性和可控性问题。未来,我们可以期待看到更多创新的应用场景以及更加高效和实用的模型设计。

相关推荐
Cathyqiii3 小时前
生成对抗网络(GAN)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
ai产品老杨4 小时前
打通各大芯片厂商相互间的壁垒,省去繁琐重复的适配流程的智慧工业开源了
人工智能·开源·音视频·能源
小陈phd5 小时前
高级RAG策略学习(五)——llama_index实现上下文窗口增强检索RAG
人工智能
凯禾瑞华养老实训室6 小时前
人才教育导向下:老年生活照护实训室助力提升学生老年照护服务能力
人工智能
湫兮之风7 小时前
Opencv: cv::LUT()深入解析图像块快速查表变换
人工智能·opencv·计算机视觉
Christo38 小时前
TFS-2018《On the convergence of the sparse possibilistic c-means algorithm》
人工智能·算法·机器学习·数据挖掘
qq_508823408 小时前
金融量化指标--2Alpha 阿尔法
大数据·人工智能
黑金IT8 小时前
`.cursorrules` 与 `.cursorcontext`:Cursor AI 编程助手时代下的“双轨配置”指南
人工智能
dlraba8029 小时前
基于 OpenCV 的信用卡数字识别:从原理到实现
人工智能·opencv·计算机视觉
IMER SIMPLE9 小时前
人工智能-python-深度学习-经典神经网络AlexNet
人工智能·python·深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