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ker怎么实现资源隔离的?

Docker 实现资源隔离的主要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Namespace(命名空间)

命名空间是一种Linux内核机制,允许创建独立的虚拟环境,其中进程可以拥有自己的资源视图。

Docker 使用 Linux 命名空间来实现进程间的隔离。每个容器在独立的命名空间中运行,使得容器之间的进程、网络、用户等资源互不干扰。

主要的命名空间包括:

  • PID:进程ID命名空间,使容器内的进程看起来像是在独立的环境中。
  • NET:网络命名空间,为每个容器提供独立的网络栈。
  • IPC:进程间通信命名空间,隔离容器间的通信。
  • MNT:挂载命名空间,隔离文件系统视图。

2)Control Groups(cgroups)

控制组是一种Linux内核机制,用于限制和隔离资源使用。

Docker 使用 cgroups 限制和监控容器的资源使用情况(如 CPU、内存、磁盘 I/O 等)。通过 cgroups,系统管理员可以限制某个容器的资源使用,防止其占用过多的系统资源。

cgroups 的关键功能包括:

  • 限制资源使用(如最大 CPU 百分比、内存限制)。
  • 监控资源使用情况。

3)文件系统隔离

Docker 利用联合文件系统(如 OverlayFS)提供容器文件系统的隔离。每个容器都有自己的文件系统视图,避免了不同容器之间的数据冲突。

4)网络隔离

Docker 可以为每个容器创建独立的网络环境,使用虚拟网络接口(Veth)和桥接网络等技术,实现容器间的网络隔离。

Docker提供了多种网络驱动,可以将容器连接到不同的网络中。通过使用不同的网络驱动和网络配置,可以实现容器之间的网络隔离,使得它们无法直接通信。

5)用户隔离

Docker 允许在容器中以非特权用户身份运行应用程序,从而限制其对主机系统的访问权限。

6)安全增强型Linux(SELinux)

SELinux是一种Linux内核的安全模块,可以提供更加细粒度的访问控制和隔离。Docker可以与SELinux集成,通过为容器分配不同的安全上下文,实现容器之间的隔离。

7)用户命名空间(User Namespaces)

用户命名空间是一种特殊的命名空间,用于隔离用户和用户组的ID。通过使用用户命名空间,Docker可以将容器内部的用户映射到宿主机上的不同用户,从而实现容器内外用户的隔离。

总结起来,Docker通过使用命名空间、控制组、用户命名空间、SELinux和容器网络隔离等技术手段,实现了容器与其他用户的隔离。

通过上述机制,Docker 可以实现高效且安全的资源隔离,使得多个容器可以在同一主机上并行运行而互不干扰。这种隔离能够确保容器之间的应用、进程、资源和网络完全独立,提高了安全性和可靠性。

相关推荐
cui_win7 分钟前
Minikube 安装与使用详细指南(Centos7 踩坑版)
docker·kubernetes·minikube·centos7·升级内核
赵谨言18 分钟前
基于Python Web的大数据系统监控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大数据·开发语言·经验分享·python
专注前端30年24 分钟前
Vue2 中 v-if 与 v-show 深度对比及实战指南
开发语言·前端·vue
梁萌34 分钟前
Linux安装mysql8.4.6
linux·运维·mysql安装·8.4.6
FreeBuf_40 分钟前
Ubuntu内核曝严重UAF漏洞,可致攻击者获取Root权限
linux·运维·ubuntu
武子康41 分钟前
大数据-139 ClickHouse MergeTree 最佳实践:Replacing 去重、Summing 求和、分区设计与物化视图替代方案
大数据·后端·nosql
该用户已不存在1 小时前
7个让全栈开发效率起飞的 Bun 工作流
前端·javascript·后端
清空mega1 小时前
从零开始搭建 flask 博客实验(2)
后端·python·flask
星竹晨L1 小时前
C++继承机制:面向对象编程的基石
开发语言·c++
G_dou_2 小时前
Rust安装
开发语言·后端·ru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