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T( 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 )模型:基于Transformer

GPT是由openAI开发的一款基于Transformer架构的预训练语言模型,拥有强大的生成能力和多任务处理能力,推动了自然语言处理(NLP)的快速发展。

一 GPT发展历程

1.1 GPT-1(2018年)

是首个基于Transformer架构的模型,使用掩码自注意力机制,但是仅仅关注了参数左侧数据,没有关注右侧数据,是之前文章学习过的单项Transformer,用这个也是为了模拟人类的自左向右生成语言的方式,并确保模型在训练和生成时的逻辑一致性。

参数量仅有1.17亿,与后面的几代比还是相差非常多的。采用了预训练+微调范式的方法,预训练大量的无标签文本,学习其内容,如语法,语义,将其分类压缩(语言建模任务),再针对下游任务在特定的小规模标注数据上微调,使模型适应具体任务。

预训练像"通识教育",下游任务像"专业培训"。

概念 说明
预训练任务 模型初始训练的任务(如语言建模、掩码预测),用于学习通用特征。
下游任务 具体应用任务(如情感分析、翻译),需要在预训练基础上额外调整。
微调 将预训练模型适配到下游任务的过程,通常需要少量标注数据。

1.2 GPT-2(2019)

参数量扩大到15亿,预训练的数据更多。新增**零样本学习,**无需微调即可完成多任务(如翻译、摘要),但效果有限,并且会生成看上去挺真但实际上是假的的文本。

零样本学习(Zero-shot Learning) 是一种机器学习方法,其核心是让模型使用已有的 预训练的通用知识积累对输入指令的语义理解,泛化到新任务中,从而完成新任务。

1.3 GPT-3(2020)

参数量骤增到1750亿,其核心特点是使用了少样本学习(Few-shot),仅需少量示例即可适应新任务(如写代码、创作故事)。但是生成内容可能包含偏见,且存在逻辑错误。

1.4 Codex(2021)

基于GPT-3进行了微调,支持生成代码,是GitHub Copilot的基础。

GitHub Copilot 是由 GitHub 和 OpenAI 联合开发的 AI 代码辅助工具,旨在帮助开发者更高效地编写代码。

1.5 ChatGPT(2022)

采用RLHF(人类反馈强化学习)优化对话能力,减少有害输出。

RLHF(Reinforcement Learning from Human Feedback,人类反馈强化学习) 是一种结合强化学习(Reinforcement Learning)人类反馈的技术,用于优化AI模型的行为,使其更符合人类的价值观和需求。

其关键步骤为:

(1)预训练模型(Supervised Fine-Tuning, SFT)

(2)训练奖励模型(Reward Model, RM)

数据收集:针对同一输入(如用户提问),让预训练模型生成多个候选回答。

人类标注:由标注员对这些回答进行排序或打分(例如基于回答的准确性、善意程度)。

奖励模型构建:学习人类偏好,预测任意回答的"质量得分"(如用排序转化为分数)。

(3)强化学习优化策略(如PPO算法)

将预训练模型作为初始策略,奖励模型作为环境反馈,通过交互迭代优化模型生成的内容,最大化奖励得分。

示例:模型生成回答 → 奖励模型打分 → 算法调整参数使高得分回答的概率增加。

1.6 GPT-4(2023)

支持多模态输入(文本+图像),推理能力进一步提升。

二 GPT核心架构

2.1 Transformer解码器堆叠

GPT仅使用Transformer的解码器层,每层包含掩码自注意力机制和前馈网络。掩码确保生成时每个词仅依赖左侧上下文。

2.2 自回归生成

逐词生成文本,每次预测下一个词的概率分布

三 训练方法

(1) 预训练(无监督)

任务:语言建模(预测下一个词)。

数据源:海量文本(如书籍、网页)。

(2) 微调(有监督)

传统方法(如GPT-1):针对特定任务(如情感分析)用标注数据调整参数。

基于提示(如GPT-3+):通过设计输入提示(Prompt)直接引导模型生成答案,无需参数更新。

RLHF(如ChatGPT):通过人类反馈训练奖励模型,再用强化学习优化生成策略。

关键挑战与局限

**生成内容的可靠性:**可能产生错误或捏造信息("幻觉"问题)。

**偏见与伦理风险:**训练数据中的偏见可能导致歧视性输出。

计算成本高昂:GPT-3训练耗资数百万美元,限制研究可及性。

**可解释性差:**模型内部机制复杂,难以追踪决策过程。

GPT系列通过迭代创新,逐步突破语言模型的边界,展现出强大的通用性和适应性。尽管面临挑战,其在各行业的应用前景使其成为AI领域的重要里程碑。未来的发展将聚焦于提升效率、安全性及多模态融合。

相关推荐
迈火9 小时前
ComfyUI-3D-Pack:3D创作的AI神器
人工智能·gpt·3d·ai·stable diffusion·aigc·midjourney
胡耀超12 小时前
DataOceanAI Dolphin(ffmpeg音频转化教程) 多语言(中国方言)语音识别系统部署与应用指南
python·深度学习·ffmpeg·音视频·语音识别·多模态·asr
HUIMU_12 小时前
DAY12&DAY13-新世纪DL(Deeplearning/深度学习)战士:破(改善神经网络)1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
mit6.82413 小时前
[1Prompt1Story] 注意力机制增强 IPCA | 去噪神经网络 UNet | U型架构分步去噪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神经网络
Coovally AI模型快速验证14 小时前
YOLO、DarkNet和深度学习如何让自动驾驶看得清?
深度学习·算法·yolo·cnn·自动驾驶·transformer·无人机
科大饭桶14 小时前
昇腾AI自学Day2-- 深度学习基础工具与数学
人工智能·pytorch·python·深度学习·numpy
努力还债的学术吗喽15 小时前
2021 IEEE【论文精读】用GAN让音频隐写术骗过AI检测器 - 对抗深度学习的音频信息隐藏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生成对抗网络·密码学·音频·gan·隐写
张飞的猪大数据16 小时前
OpenAI 发布了 GPT-5,有哪些新特性值得关注?国内怎么使用GPT5?
gpt·chatgpt
weixin_5079299116 小时前
第G7周:Semi-Supervised GAN 理论与实战
人工智能·pytorch·深度学习
AI波克布林18 小时前
发文暴论!线性注意力is all you need!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神经网络·机器学习·注意力机制·线性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