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言:矿山能源的智能化突围
在"双碳"目标与安全生产双重压力下,矿山能源行业正面临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的跨越。如何破解井下作业高风险、设备巡检低效率、应急响应高延迟等难题?AR智能眼镜+智慧应急管理平台+视频联网平台的协同应用,以AI智慧巡检、AR远程协助、数字孪生、沉浸式应急培训为核心,为矿山能源打造"全时感知、全局协同、全域智能"的数字化解决方案。
一、AI智慧巡检:井下设备的"全天候AI医生"
行业痛点:
- 井下环境复杂,人工巡检盲区多,传统摄像头受粉尘、光线影响大;
- 设备故障难预判,突发停机损失高达数百万/小时。
技术赋能:
- AR眼镜+AI视觉:防爆AR眼镜实时扫描皮带机、采煤机等关键设备,AI自动识别轴承温度异常、液压泄漏等隐患,并叠加3D告警标签;
- 多源数据融合:巡检数据同步至视频联网平台,结合振动传感器、红外热像仪等多维数据,生成设备健康评分。
- 案例价值:
某煤矿应用后,设备故障预警准确率提升至92%,非计划停机减少40%。
二、AR远程协助:井下井上"零距离"专家支援
行业痛点:
- 井下突发故障需专家下井处理,耗时长达数小时;
跨部门协作依赖对讲机,信息传递失真率高。
技术突破:
- 第一视角直播+AR标注:井下人员通过AR眼镜呼叫专家,专家通过实时画面标注故障点,直接"透视"设备内部结构图;
- 应急资源一键调度:联动视频联网平台调取周边监控,快速定位备用设备位置,推送最优维修路径至眼镜端。
- 实效数据:
某铁矿远程协助系统上线后,平均故障处理时间从4小时缩短至30分钟。
三、数字孪生:矿山运行的"虚实共生体"
行业痛点:
- 地下开采"黑箱化",地质变化难预测;
- 应急演练依赖二维图纸,灾害推演不直观。
解决方案:
- 三维动态孪生建模:基于激光雷达与视频联网数据,构建矿井地质、设备、人员的厘米级数字孪生体;
- 灾害模拟与预演:AR眼镜可视化透水、瓦斯突出等事故扩散路径,指挥员可"穿透地层"查看避险通道。
- 应用场景:
某铜矿通过数字孪生预演塌方救援方案,演练效率提升60%,救援成功率提高35%。
四、沉浸式应急培训:从"理论考试"到"井下实战"
-
行业痛点:
-
传统培训脱离真实场景,矿工应急技能不足;
-
高风险实操训练成本高、危险性大。
创新模式:
- AR虚拟灾害实训:通过眼镜模拟瓦斯爆炸、顶板垮落等场景,学员需按规程完成虚拟逃生、急救操作;
- 多人协同演练:井上指挥员与井下人员实时交互,数据同步至管理平台生成能力画像。
培训成效: - 某能源集团培训后,矿工应急操作合格率从58%跃升至95%。
结语:构建矿山"感知-决策-执行"智能闭环
这套方案的核心价值在于:
- 安全升级:AI+AR实现风险"早发现、早干预",事故率下降50%+;
- 效率革命:远程协作与数字孪生减少无效工时,产能提升20%+;
- 成本优化:智能巡检与虚拟培训降低人力与事故处置成本。
智联视频超融合平台介绍
-
智联视频超融合平台通过GB/T28181-2011/2016/2022、国网B接口、RTSP、RTMP、ONVIF、GB/T35114、GA1400、海康大华SDK/API等方式,接入海康、大华、宇视等各个厂家的摄像机、录像机,接入直播手机,接入下级平台,提供web客户端进行视频预览、录像回放、配置管理和智慧运维。
-
提供标准RESTful格式的HTTP API,提供web播放器demo,满足二次开发需求。同时支持将音视频数据等转发成各种通用标准的流媒体协议,方便第三方客户端调用展示。
-
支持按照GB/T28181-2011/2016/2022、国网B接口、GB/T35114、GA1400等协议对接到上级平台,包括智联视频云平台和第三方平台。支持普通级联,多级级联,混合级联等多种级联方式。
智联视频超融合平台目前已经在电力、公安、交通、教育、医疗、物联网、智慧城市、智慧园区等多个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在电力行业,智联视频超融合平台已经在全国多个省区二十多个地市部署,在上百个变电站和集控中心接入了十多个厂家的摄像机、无人机、录像机和平台,视频接入总数接近十万路,持续为电力行业贡献力量。在公安行业,已经参与过多个二十万路以上视频的项目,稳定性和安全性都得到了充分的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