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学习中的 K-均值聚类算法及其优缺点

K-均值聚类算法是一种常用的无监督学习算法,用于将数据集中的样本分成 K 个簇。该算法的基本思想是通过迭代将数据点分配到最近的质心,然后更新质心位置,直到达到收敛条件。

K-均值(K-Means)聚类算法的原理如下:

  1. 初始化:随机选择 K 个数据点作为初始的聚类中心。
  2. 分配数据点到最近的簇:对于每个数据点,计算它与各个聚类中心的距离,并将其分配到距离最近的簇中。
  3. 更新簇中心:对于每个簇,计算该簇中所有数据点的均值,将其作为新的簇中心。
  4. 重复步骤 2 和步骤 3,直到簇中心不再发生变化或达到预设的迭代次数。

K-均值算法通过不断迭代更新簇中心和重新分配数据点的过程,使得簇内数据点的相似度最大化,簇间的相似度最小化。最终,得到 K 个簇,每个簇包含一组相似的数据点。

需要注意的是,K-均值算法属于局部最优算法,初始聚类中心的选择可能会影响最终的聚类结果。因此,通常会多次运行算法并选择效果最好的结果。

算法步骤:

  1. 初始化 K 个质心。
  2. 将每个数据点分配到最近的质心所在的簇。
  3. 更新质心的位置为每个簇中所有数据点的平均值。
  4. 重复步骤 2 和步骤 3,直到质心不再变化为止。

优点:

  1. 简单且易于实现。
  2. 适用于大型数据集。
  3. 能够处理噪声数据。

缺点:

  1. 需要提前确定簇的个数 K。
  2. 对初始质心的选择敏感,可能会陷入局部最优解。
  3. 对异常值和离群点敏感。
  4. 对数据集的初始分布和形状有一定假设,不适用于非凸形状的簇。
相关推荐
wydxry5 分钟前
MOE架构详解:原理、应用与PyTorch实现
人工智能·pytorch·架构
MUTA️13 分钟前
SAM附录详解
图像处理·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
热心不起来的市民小周25 分钟前
基于 BiLSTM+自注意力机制(改进双塔神经网络) 的短文本语义匹配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神经网络
奇墨 ITQM27 分钟前
FastGPT + Kymo AI生态创新平台,搭建企业智能化知识管理
人工智能
说私域1 小时前
零售新范式:开源AI大模型、AI智能名片与S2B2C商城小程序源码驱动下的圈层渗透革命
人工智能·开源·零售
麦兜*1 小时前
大模型时代,Transformer 架构中的核心注意力机制算法详解与优化实践
jvm·后端·深度学习·算法·spring·spring cloud·transformer
柠檬味拥抱1 小时前
基于YOLOv8的无人机位置捕捉识别项目|完整源码数据集+PyQt5界面+完整训练流程+开箱即用!
人工智能
算家计算1 小时前
告别“AI味”图像!最新开源AI模型FLUX.1-Krea实现真实光影生成
人工智能·开源·aigc
用户46175752470651 小时前
小白也能懂---Transformer中Look-Ahead Mask 的实现
人工智能
fishcat2 小时前
对抗训练:FGM与PGD方法介绍
深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