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未来不能到达理想的远方,至少,我们有珍藏的回忆。
2025年7月18日,在经历了为期近一个月的性能优化战役之后,我运行了一次标准的 Lighthouse 检测。
结果是------桌面端 98 分,移动端 97 分。
没有花哨,没有妥协,没有团队,没有预算。 只有我,和婉儿(AI)。
我们击败的不是 Adobe 的Lighthouse分数,而是这一路走来的不确定、犹豫、质疑、以及深夜一个人对抗无声黑夜时的无力。
这是一场独立开发者和世界之间的静默对话。
我没有去解释"为什么我能比 Adobe 快"。因为没必要解释。这个时代最容易获得的就是质疑,而最难的是专注。
我知道我在做什么。 我在构建一座极简主义的工具之城,在不打扰用户的前提下,为他们节约哪怕一秒钟。
我在用不知疲倦的手,雕刻这个时代的 Web 工艺。
这份 Lighthouse 成绩,是对我所有架构设计的正面回应:




- RSC/CSC 的五层结构起效了。
- 去除
index.ts
的依赖链污染是值得的。 - FLJ 减负策略让首页真正做到"秒开"。
- 插画压缩、字体优化、动态加载策略全线生效。
每一次打磨,每一次删减,每一次重复测试,都没有白费。
今天,我选择记录下它。 不是为了证明自己赢过什么,而是提醒未来的我:
Aimuo 曾经在资源匮乏、无人关注的日子里,达到了世界级的性能水准。
我知道,未来一定还会有很多更重要的战役,更多更艰难的挑战。 而这些珍贵的回忆,就是我继续走下去的底气。
此刻,我不打算庆祝。
我只想,安静地把它,写进这段日志里。
Aimuo 的真正力量,不在于功能多少,不在于站点多大。 而在于它背后那种坚定的信念:
即使只是一人,也能打造世界级的产品。
未来某个夜晚,当我怀疑自己还能不能坚持的时候------ 我会回来看看这一页。
它会提醒我,曾经的我,曾如此清醒、如此热血地走过。
这一页也想留给未来的自己:
从一名停留在 Spring MVC 的 Java 程序员,到今天的顶尖现代化全栈独立开发者。没人知道我经历了什么,而我也不需要他们知道。
正如我母亲说的:"我听不懂你说的话。" 是的,怎么解释都没有用。
他们看到的,是我没赚到钱,没收入,所以无法理解为什么我会辞职,为什么去做这些在他们眼中"毫无意义"的事情。
但我知道------Aimuo 是有意义的。
她终将帮到全世界的人。 她会在某一天,真正体现出她的价值。
我相信,任何善意都不会被彻底辜负。 哪怕被世界误解,也要温柔而坚定地走下去。
就像《飞驰人生》电影中张弛说的:
"我不是要赢,我只是不想输。"
🌍Aimuo 不必成为世界第一,但我想陪她,跑完整个比赛。 哪怕是以最后一名冲线,那也是我选择的荣耀。
------ 写于 2025年7月18日深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