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P-GAN-判别器代码

将输出的rgb作为输入,输入到判别器中。接着执行一个for循环,看一下body_down列表的组成和x经过body_down之后的值。

body_down是由残差块D组成的列表:

残差块的参数为:(3,128),(128,128),(128,256),(256,256),(256,512),(512,512)/-1,根据i==0,判断first参数的True或者False。

残差块组成:

x首先进过shortcut。假设执行第一次for循环,通道(3,128)/-1/True.

将RGB下采样两倍。

接着in=3,out=128,learned_shortcut=True。

x再经过一个卷积:

接着输出x。执行完shortcut再执行卷积:

conv1输出一个mid_layer,conv2输出最终的out.

因为x在开始进行了下采样,为了能够相加,这里也对dx进下采样。

接着执行第二个块,输入和输出通道都是128.只执行下采样两倍。

后面的四个根据通道是否相等只执行如下操作:

这样encoder_res里面有六个值,将第四层和第六层输出放在dis_list中:

接着取出dis_list进行处理:

self.dis列表里面存放了两个nn.Sequential,分别处理dis_list的第一第二个。

python 复制代码
        self.dis = nn.ModuleList([
                    nn.Sequential(
                            nn.Conv2d(256, 64, 3, padding=1, stride=2),
                            nn.LeakyReLU(0.2, False),
                            nn.Conv2d(64, 64, 3, padding=1),
                            nn.BatchNorm2d(64),
                            nn.LeakyReLU(0.2, False),
                            nn.Conv2d(64, 64, 3, padding=1),
                            nn.BatchNorm2d(64),
                            nn.LeakyReLU(0.2, False),
                            nn.Conv2d(64, 64, 3, padding=1),
                            nn.BatchNorm2d(64),
                            nn.LeakyReLU(0.2, False),
                            nn.Conv2d(64, 1, 3, padding=1)
                        ),
                    nn.Sequential(
                            nn.Conv2d(512, 64, 3, padding=1, stride=2),
                            nn.LeakyReLU(0.2, False),
                            nn.Conv2d(64, 64, 3, padding=1),
                            nn.BatchNorm2d(64),
                            nn.LeakyReLU(0.2, False),
                            nn.Conv2d(64, 64, 3, padding=1),
                            nn.BatchNorm2d(64),
                            nn.LeakyReLU(0.2, False),
                            nn.Conv2d(64, 64, 3, padding=1),
                            nn.BatchNorm2d(64),
                            nn.LeakyReLU(0.2, False),
                            nn.Conv2d(64, 1, 3, padding=1)
                        )
            ])

在Sequential内部,首先将输入下采样两倍,然后三个卷积进行特征提取操作,最后卷积输除通道为1,输出Fake 或者real的概率。对应于:

接着将encoder最后一个输出作为decoder输入进行上采样:

残差块参数为:(512,512)/1,将输入上采样两倍。

剩下的五次卷积,分别倒着取列表里面的通道:

将decoder的值和encoder拼接,上采样6次,添加到return_feats列表中。

将最后一层输出值进过一个卷积,输出通道为类别通道数:

最后将最后一层输出值,encoder两个中间变量值,decoder的5个上采样中间值作为输出。

相关推荐
TGITCIC2 分钟前
AI Agent竞争进入下半场:模型只是入场券,系统架构决定胜负
人工智能·ai产品经理·ai产品·ai落地·大模型架构·ai架构·大模型产品
斐夷所非2 小时前
人工智能 AI. 机器学习 ML. 深度学习 DL. 神经网络 NN 的区别与联系
人工智能
Funny_AI_LAB4 小时前
OpenAI DevDay 2025:ChatGPT 进化为平台,开启 AI 应用新纪元
人工智能·ai·语言模型·chatgpt
深瞳智检4 小时前
YOLO算法原理详解系列 第002期-YOLOv2 算法原理详解
人工智能·算法·yolo·目标检测·计算机视觉·目标跟踪
深眸财经4 小时前
机器人再冲港交所,优艾智合能否破行业困局?
人工智能·机器人
小宁爱Python5 小时前
从零搭建 RAG 智能问答系统1:基于 LlamaIndex 与 Chainlit实现最简单的聊天助手
人工智能·后端·python
新知图书5 小时前
Encoder-Decoder架构的模型简介
人工智能·架构·ai agent·智能体·大模型应用开发·大模型应用
大模型真好玩6 小时前
低代码Agent开发框架使用指南(一)—主流开发框架对比介绍
人工智能·低代码·agent
tzc_fly6 小时前
AI作为操作系统已经不能阻挡了,尽管它还没来
人工智能·chatgpt
PKNLP6 小时前
深度学习之神经网络1(Neural Network)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神经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