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第二课【选择排序】直接选择排序 与 堆排序

目录

[1. 排序的概念:](#1. 排序的概念:)

2.选择排序的基本思想

3.直接选择排序

4.堆排序


1. 排序的概念:

**排序:**所谓排序,就是使一串记录,按照其中的某个或某些关键字的大小,递增或递减的排列起来的操作。

**稳定性:**假定在待排序的记录序列中,存在多个具有相同的关键字的记录,若经过排序,这些记录的相对次序保持不变,即在原序列中,r[i]=r[j],且r[i]在r[j]之前,而在排序后的序列中,r[i]仍在r[j]之前,则称这种排序算法是稳定的;否则称为不稳定。

**内部排序:**数据元素全部放在内存中的排序。

**外部排序:**数据元素太多不能同时放在内存中,根据排序过程的要求不能在内外存之间移动数据的排序。

2.选择排序的基本思想

每一次从待排序的数据元素中选出最小(或最大)的一个元素,存放在序列的起始位置,直到全部待排序的数据元素排完。

3.直接选择排序

  • 在元素集合array[i]--array[n-1]中选择关键码最大(小)的数据元素
  • 若它不是这组元素中的最后一个(第一个)元素,则将它与这组元素中的最后一个(第一个)元素交换。
  • 在剩余的array[i]--array[n-2] (array[i+1]--array[n-1])集合中,重复上述步骤,直到集合剩余1个元素

选择排序图解: 这张动图是选择后面最小的数与前面做交换

当让我们还可以优化,如果是升序,每一次遍历分别选出最小的元素和最大的元素,分别与前面和后面数据做交换。

代码实现:

cpp 复制代码
//交换函数
void Swap(int* p1, int* p2)
{
	int t = *p1;
	*p1 = *p2;
	*p2 = t;
}

// 选择排序 升序
void SelectSort(int* arr, int n)
{
	int begin = 0;
	int end = n - 1;
	while (begin < end)
	{
		int maxi = begin;
		int mini = begin;
		for (int i = begin; i <= end; i++)
		{
			if (arr[i] > arr[maxi])
			{
				maxi = i;
			}
			if (arr[i] < arr[mini])
			{
				mini = i;
			}
		}
		Swap(&arr[mini], &arr[begin]);
		if (begin == maxi)
		{
			maxi = mini;
		}
		Swap(&arr[maxi], &arr[end]);
		begin++;
		end--;
	}
}

直接选择排序的特性总结:

  1. 直接选择排序思考非常好理解,但是效率不是很好。实际中很少使用
  2. 时间复杂度:O(N^2)
  3. 空间复杂度:O(1)
  4. 稳定性:不稳定

4.堆排序

我们这里需要先了解堆的结构,如果不了解可以看我之前的文章【数据结构】这堆是什么

当我们了解完堆的结构后,我们就可以开始学习堆排序了。

**堆排序(Heapsort)是指利用堆积树(堆)**这种数据结构所设计的一种排序算法,它是选择排序的

种。它是通过堆来进行选择数据。需要注意的是排升序要建大堆,排降序建小堆

  1. 首先要构建一个堆,
  2. 然后让堆顶元素与最后一个元素交换,把最后一个位置元素当作不在堆内。
  3. 然后通过向下调整法调整堆。循环就可以排序

图解:

建堆可以使用向上调整法 建堆和向下调整法 建堆,这两种方法在【数据结构】这堆是什么中有详细讲解。向上调整法建堆时间复杂度为O(N*logN),但是向下调整法时间复杂度低,为O(N)。所以我们这里使用向下调整法建堆。

代码实现:

cpp 复制代码
//向下调整法
void AdjustDown(int* arr, int n, int parent)
{
	int child = parent * 2 + 1;
	while (child < n)
	{
		if (child + 1 < n && arr[child + 1] > arr[child])
		{
			child++;
		}
		if (arr[parent] < arr[child])
		{
			Swap(&arr[parent], &arr[child]);
			parent = child;
			child = parent * 2 + 1;
		}
		else
		{
			break;
		}
	}
}
//堆排序
void HeapSort(int* arr, int n)
{
	//建堆
	for (int i = (n - 1 - 1) / 2; i >= 0; i--)
	{
		AdjustDown(arr, n, i);
	}
	//排序
	int end = n - 1;
	while (end > 0)
	{
		Swap(&arr[end], &arr[0]);
		AdjustDown(arr, end, 0);
		end--;
	}
}

堆排序的特性总结:

  1. 堆排序使用堆来选数,效率就高了很多。
  2. 时间复杂度:O(N*logN)
  3. 空间复杂度:O(1)
  4. 稳定性:不稳定

本篇文章结束,我们下一篇文章来学习一下:【交换排序】冒泡排序与快速排序。

相关推荐
u6064 小时前
常用排序算法核心知识点梳理
算法·排序
索迪迈科技6 小时前
基于野火F407开发板实现电源管理-停止模式
c语言·stm32·单片机·嵌入式硬件·mcu
蒋星熠6 小时前
Flutter跨平台工程实践与原理透视:从渲染引擎到高质产物
开发语言·python·算法·flutter·设计模式·性能优化·硬件工程
小莞尔6 小时前
【51单片机】【protues仿真】基于51单片机宠物投食系统
c语言·stm32·单片机·嵌入式硬件·51单片机
小欣加油6 小时前
leetcode 面试题01.02判定是否互为字符重排
数据结构·c++·算法·leetcode·职场和发展
3Cloudream6 小时前
LeetCode 003. 无重复字符的最长子串 - 滑动窗口与哈希表详解
算法·leetcode·字符串·双指针·滑动窗口·哈希表·中等
王璐WL7 小时前
【c++】c++第一课:命名空间
数据结构·c++·算法
空白到白7 小时前
机器学习-聚类
人工智能·算法·机器学习·聚类
小马学嵌入式~7 小时前
嵌入式 SQLite 数据库开发笔记
linux·c语言·数据库·笔记·sql·学习·sqlite
索迪迈科技7 小时前
java后端工程师进修ing(研一版 || day40)
java·开发语言·学习·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