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203 数据挖掘 机器学习理论 - 决策树 sklearn 剪枝参数 样本不均匀问题

点一下关注吧!!!非常感谢!!持续更新!!!

目前已经更新到了:

  • Hadoop(已更完)
  • HDFS(已更完)
  • MapReduce(已更完)
  • Hive(已更完)
  • Flume(已更完)
  • Sqoop(已更完)
  • Zookeeper(已更完)
  • HBase(已更完)
  • Redis (已更完)
  • Kafka(已更完)
  • Spark(已更完)
  • Flink(已更完)
  • ClickHouse(已更完)
  • Kudu(已更完)
  • Druid(已更完)
  • Kylin(已更完)
  • Elasticsearch(已更完)
  • DataX(已更完)
  • Tez(已更完)
  • 数据挖掘(正在更新...)

章节内容

上节我们完成了如下的内容:

  • 决策树 sklearn
  • 绘制决策树 防止过拟合

剪枝参数

max_depth

限制树的最大深度,超过设定深度的树全部剪掉,一般用做树的精修。

这是用的最广泛的剪枝参数,在高维度低样本量时非常有效,决策树多生长一层,对样本量的需求会增加一倍,所以限制树深度能够有效的限制过拟合。这在集成算法中也非常实用。

实际使用时,建议从=3 开始尝试,看看拟合的效果再决定是否增加设定深度。

min_samples_leaf

一个节点在分支后的每个子节点都必须包含至少 min_samples_leaf 个样本,否则分支就不会发生,或者分支会朝着满足每个子节点都包 min_samples_leaf 个样本的方向去发生。

一般搭配 max_depth 使用,在回归树中有神奇的效果,可以让模型变得更加平滑,这个参数的数量设置得太小会引起过拟合,设置的太大会阻止模型学习数据。

一般来说,建议从=5 开始使用,如果叶节点中含有样本量变化很大,建议输入浮点数作为样本量的百分比来使用。同时,这个参数可以保证每个叶子的最小尺寸,避免低方差,过拟合的叶子节点出现。

min_samples_split

一个节点必须要包含至少 min_samples_split 个训练样本,这个节点才允许被分支,否则分支就不会发生。

max_features

max_features 限制分支时考虑的特征个数,超过限制个数的特征都会被舍弃。和 max_depth 异曲同工,max_features 是用来限制高维度数据的过拟合的剪枝参数,但其方法比较暴力,是直接限制可以使用的特征数量而强行决策树停下的参数,在不知道决策树中的各个特征的重要性的情况下,强行设置这个参数可能会导致模型学习不足。

如果希望通过降维的方式防止过拟合,建议使用 PCA,ICA或者特征选择模块中的降维算法。

min_impurity_decrease

限制信息增益的大小,信息增益小于设定数值小于设定数值的分支不会发生,这是0.19 版本中更新的功能,在 0.19 版本之前时使用 min_impurity_split。

确认最优的剪枝参数

那具体怎么来确定每个参数写什么值?这时候,我们要使用确定超参数的曲线来进行判断,继续使用我们已经训练好的决策模型 CLF。

超参数的学习曲线,是一条以超参数的取值为衡坐标,模型的度量指标为纵坐标的曲线,它是来衡量不同超参数取值下模型的表现的线。在我们建好的决策树里,我们的模型度量指标就是score。

python 复制代码
test = []
for i in range(10):
    clf = tree.DecisionTreeClassifier(max_depth=i+1,criterion="entropy",random_state=30,splitter="random")
    clf = clf.fit(Xtrain, Ytrain)
    score = clf.score(Xtest, ytest) # 记录下不同 max_depth 下模型在测试集分数
    test.append(score)
plt.plot(range(1,11),test,color="red",label="学习曲线")
plt.ylabel("socre")
plt.xlabel("max_depth")
plt.legend()
plt.show();

运行结果如下图所示:

最后总结

思考:

  • 剪枝参数一定能够提升模型在测试集上的表现吗?调参是没有绝对的答案的,一切都需要看数据的本身。
    无论如何,剪枝参数的默认值会让树无尽的生长,这些树在某些数据集上可能非常巨大,对内存的消耗也非常巨大。

属性是模型训练之后,能够调用查看的模型的各种性质,对决策树来说,最重要的是 feature_importances,能够查看各个特征对模型的重要性。

sklearn 中许多算法的接口都是相似的,比如说我们之前已经用到 fit 和 score,几乎对每个算法都可以使用,除了两个接口之外,决策树最常用的接口还有 apply 和 predict。

  • apply 中输入测试集返回每个测试样本所在的叶子节点的索引
  • predict 输入测试集返回每个测试样本的标签,返回的内容一目了然并且非常容易
    这里不得不提的是,所有接口中要求输入 Xtrain、Xtest 的部分,输入的特征的矩阵必须至少是一个二维矩阵,sklearn 不接受任何一维矩阵作为特征矩阵被输入。如果你的数据的确只有一个特征,那必须用 reshape(-1,1)来给矩阵增维。

样本不均匀的问题

对于分类问题,永远都逃不过一个问题就是样本不均匀。

样本不均衡是指在一组数据集中,标签的一类天生占有很大的比例,但我们有捕捉出某种特定分类的需求的状况。

比如,我们现在要对潜逃人员和普通人进行分类,潜在犯罪占总人口比例是相当低的,也许是 2%,这样 98% 都是普通人,而我们的目标是要捕获潜在犯罪者。这样的标签分布会带来很多问题。

首先,分类模型天生会倾向于多数的类,让多数类更容易被判断正确,少数类被牺牲掉。因为对于模型而言,样本量越大的标签可以学习的信息越多,算法就会更依赖于从多数类中学习到的信息来进行判断,若我们希望捕获少数类,模型就会失败。

其次,模型评估指标会失去意义,这种分类状况下,即使模型什么也不做,全把所有人当作不会犯罪的人,准确率也会非常的高。这使得模型的评估标准的 Accuracy 变得毫无意义,根本无法达到我们要的"识别犯罪的人"的建模目的。

所以现在,我们要让算法意识到数据的标签不是均衡的,通过施加一些惩罚或者改变样本本身,来让模型捕获少数类的方向建模。

我们可以使用上采样和下采样来达到这个目的,所用的方法就叫做SMOTE,这种方法通过将少数的特征重新组合,创造出更多少数类样本。但这些采样方法会增加样本的总数,对于决策树这个样本总是对计算速度影响巨大的算法来说,我们完全不想轻易的增加样本数量,所以我们要寻求另一条路:改进我们的模型评估指标,使用更加针对于少数类的指标来优化模型。

class_weight

在决策中,存在着调节样本均衡的参数:class_weight 和接口 fit 中可以设定的 sample_weight。

在决策树中,参数 class_weight 默认 None,此模式表示假设数据集中的所有标签是均衡的,即自动认为标签比例是:1:1,所以当样本不均衡的时候,我们可以使用形如:

json 复制代码
{
  "标签的值 1": 权重1,
  "标签的值 2": 权重2
}

用这种字典输入真实的样本标签比例,来让算法意识到样本是不平衡的,或者使用 balanced 模型。

有了权重之后,样本量就不再是单纯的记录数目,而是受输入的权重影响了,因此这时候剪枝,就需要搭配 min_weight_fraction_leaf 这个基于权重的剪枝参数来使用。

另请注意,基于权重的剪枝参数(例如 min_weight_fraction_leaf)将比不知道样本权重的标准(比如 min_samples_leaf)更少偏向主导类。如果是样本是加权的,则使用基于权重的预修剪标准来更容易优化树结构,这确保叶节点至少包含样本权重总和的一小部分。

相关推荐
小禾家的1 分钟前
.NET AI 开发人员库 --AI Dev Gallery
人工智能
魔珐科技18 分钟前
AI赋能跨境电商:魔珐科技3D数字人破解出海痛点
人工智能·aigc·跨境电商·ai数字人·3d数字人·电商数字人
湫ccc21 分钟前
《Opencv》信用卡信息识别项目
人工智能·python·opencv·计算机视觉
sunxunyong36 分钟前
spark on hive 参数
大数据·hive·spark
人工智能研究所37 分钟前
Netron可视化深度学习的模型框架,大大降低了大模型的学习门槛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netron 模型可视化
从零开始学习人工智能42 分钟前
ReLU激活函数在卷积神经网络中的作用
人工智能·神经网络·cnn
CM莫问44 分钟前
python实战(十三)——基于Bert+HDBSCAN的微博热搜数据挖掘
人工智能·python·深度学习·语言模型·数据分析·文本挖掘·主题挖掘
小众AI1 小时前
TRELLIS - 生成 3D 作品的开源模型
人工智能·开源·ai编程
2401_897579651 小时前
软件架构的康威定律:AI如何重构团队协作模式
前端·人工智能·重构
Jackilina_Stone1 小时前
【HUAWEI】HCIP-AI-MindSpore Developer V1.0 | 第四章 图像处理原理与应用(3 AND 4 )
图像处理·人工智能·笔记·学习·huaw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