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撕Diffusion系列 - 第九期 - 改进为Stable Diffusion(原理介绍)

手撕Diffusion系列 - 第九期 - 改进为Stable Diffusion(原理介绍)

目录

  • [手撕Diffusion系列 - 第九期 - 改进为Stable Diffusion(原理介绍)](#手撕Diffusion系列 - 第九期 - 改进为Stable Diffusion(原理介绍))
  • [DDPM 原理图](#DDPM 原理图)
  • [Stable Diffusion 原理](#Stable Diffusion 原理)
    • [Stable Diffusion的原理解释](#Stable Diffusion的原理解释)
    • [Stable Diffusion 和 Diffusion 的区别](#Stable Diffusion 和 Diffusion 的区别)
    • [Stable Diffusion 的Unet图讲解](#Stable Diffusion 的Unet图讲解)
    • [Stable Diffusion 和Diffusion 的Unet对比](#Stable Diffusion 和Diffusion 的Unet对比)
  • 参考

DDPM 原理图

​ DDPM包括两个过程:前向过程(forward process)反向过程(reverse process) ,其中前向过程又称为扩散过程(diffusion process) ,如下图所示。无论是前向过程还是反向过程都是一个参数化的马尔可夫链(Markov chain),其中反向过程可以用来生成图片。


DDPM 整体大概流程

​ 图中,由高斯随机噪声 x T x_T xT 生成原始图片 x 0 x_0 x0 为反向过程,反之为前向过程(噪音扩散)。

Stable Diffusion 原理

Stable Diffusion的原理解释

Stable Diffusion的网络结构图如下图所示:


Stable Diffusion 的网络结构图

  • 我们可以发现Stable Diffsion,其实还是大部分基于Diffusion 的,基本的扩散方式没有发生改变
  • 前向扩散阶段 :还是先进行前向扩散 (如图中的上半部分所示),得到扩散后的 x t x_t xt ,就类似这里的 z T z_T zT,只不过这里把原本的图像(就是我们之前提的 x )利用 AE,VAE,VQVAE等自编码器,进行了图像特征提取 ,把隐变量(z)作为原本的真实清晰图像 ,从而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计算量(改动1)。
  • 训练阶段 :如图中下半部分所示,仍然是随机生成的批量t ,利用公式得到批量的z_t ,然后对Unet输入z_t ,不过这里添加了一定的引导信息 ( 比如 MNist数据集中的label,也可以是文字信息等等(改动2) ) ,然后生成下个阶段的噪声图。损失也仍然是上个个时刻的噪声图和预测出来的噪声图之间的差距。
  • 去噪阶段 :如图中下半部分所示,输入噪声图,引导词,经过T次的去噪,然后生成清晰的图像,只不过这里图像是经过特征提取过的,所以最后利用 AE,VAE,VQVAE等自编码器的解码器,进行解码即可(改动3)

Stable Diffusion 和 Diffusion 的区别

  • 改动1 :利用 AE,VAE,VQVAE 等自编码器,进行了图像特征提取 ,利用正确提取特征后的图像作为自己原本在Diffusion中的图像
  • 改动2 :在训练过程中,额外添加了一些引导信息,促使图像生成,往我们所希望的方向去走 ,这里添加信息的方式主要是利用交叉注意力机制 (这里我看图应该是只用交叉注意力 就行,但是我看视频博主用的代码以及参照的Stable-Diffusion Unet图上都是利用的Transoformer的编码器,也就是得到注意力值之后还得进行一个feedforward层)。
  • 改动3 :利用 AE,VAE,VQVAE 等自编码器进行解码。(这个实质上和第一点是重复的)
  • 注意 :本次的代码改动先只改动第二个,也就是添加引导信息,对于编码器用于减少计算量,本次改进先不参与(555~,因为视频博主没教),后续可能会进行添加(因为也比较简单)

Stable Diffusion 的Unet图讲解

Stable Diffusion 和Diffusion 的Unet对比


原本的Unet图像


Stable Diffusion的 Unet 图像

  • 我们可以发现,两者之间的区别主要在于,在卷积完了之后添加了一个Transformer的模块,也就是其编码器将两个信息进行了融合,其他并没有改变。
  • 所以主要区别在卷积后的那一部分,如下图。


卷积后的区别

  • 这个ResnetBlock就是之前的卷积模块,作为右边的残差部分,所以这里写成 了ResnetBlock。
  • 因此,如果我们将Tranformer模块融入到Restnet模块里面 ,并且保持其输入卷积的图像和transformer输出的图像形状 一致的话,那么就其他部分完全不需要改变了,只不过里面多添加了一些引导信息 (MNIST数据集中是label,但是也可以添加文本等等引导信息) 而已。

参考

视频讲解:进化为stable的diffusion模型(可指定生成数字图片)_哔哩哔哩_bilibili

原理博客:手撕Diffusion系列 - 第一期 - DDPM原理-CSDN博客

相关推荐
北京耐用通信8 分钟前
耐达讯自动化Modbus RTU转Profibus,让电磁阀连接从此与众不同!
网络·人工智能·网络协议·网络安全·自动化
芒果量化13 分钟前
ML4T - 第7章第8节 利用LR预测股票价格走势Predicting stock price moves with Logistic Regression
算法·机器学习·线性回归
bruk_spp26 分钟前
从pty驱动学习tty设备驱动加载
linux·学习
东方芷兰27 分钟前
JavaWeb 课堂笔记 —— 20 SpringBootWeb案例 配置文件
java·开发语言·笔记·算法·log4j·intellij-idea·lua
楼田莉子41 分钟前
vscode搭建C/C++配置开发环境
c语言·开发语言·c++·vscode·学习·编辑器
Phoenixtree_DongZhao1 小时前
ICLM 2025 Time Series 时间序列论文汇总(论文链接)
人工智能·时间序列
eve杭1 小时前
网络安全细则[特殊字符]
大数据·人工智能·5g·网络安全
tt666qq1 小时前
linux文件系统学习
linux·运维·学习
Diligence8151 小时前
最优化方法
算法
会编程是什么感觉...1 小时前
算法 - FOC闭环位置控制
算法·f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