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总线的数据采样和同步问题

一、CAN总线接收方数据采样

开始时所有设备都默认是接收方,当需要发送数据时变为发送发方。

CAN总线没有时钟线,总线上的所有设备通过约定 波特率 的方式确定每一个数据数据位的时长。

发送方以约定的位时长每隔固定时间输出一个数据位。

接收方以约定的位时长每隔固定时间采样总线的电平,输入一个数据位。

理想状况下,接收方能依次采样到发送方发出的每个数据位,且采样点位于数据位中心附近。但CAN总线没有时钟线,会出现因为硬件差异导致的时钟不准的问题。

二、CAN总线位时序的同步

已知CAN总线没有时钟线,会因为硬件差异导致的时钟不准,影响CAN的数据传递,为此CAN总线有 硬同步再同步的两种应对方式。但在此之前我们还需了解位时序。

a、位时序

为了灵活调整每个采样点的位置,使采样点对齐数据位中心附近,CAN总线对每一位数据进行了更细致的划分,分为同步段(SS) 、 传播时间段(PTS) 、相位缓冲段1(PBS1) 和 相位缓冲段2(PBS2) , 每个段又由若干个最小时间单位(Tq)构成。

采样点位于PBS1和PBS2之间,调节他们的Tq数可以改变采样点的采样时机。

b、硬同步

硬同步主要解决的是采样点没有对齐数据位中心附近,即太靠近上升下降沿了。

每个设备都有一个位时序计时周期,当某个设备(发送方)率先发送报文,其他所有设备(接收方)收到SOF的下降沿时,接收方会将自己的位时序计时周期拨到SS段的位置,与发送方的位时序计时周期保持同步。

硬同步只在帧的第一个下降沿(SOF下降沿)有效。

经过硬同步后,若发送方和接收方的时钟没有误差,则后续所有数据位的采样点必然都会对齐数据位中心附近。

c、再同步

再同步主要解决MCU之间的时钟存在略微差异,随着时钟误差的累积,采样点逐渐偏离。

若发送方或接收方的时钟有误差,随着误差累积,数据位边沿逐渐偏离SS段,则此时接收方根据再同步补偿宽度值(SJW),SJW的宽度可以指定为1-4Tq ,通过加长PBS1段,或缩小PBS2段,以调整同步。

再同步可以发生在第一个下降沿之后的每个数据位跳变边沿。

注意:SJW是误差补偿的最大值,具体补偿多少是误差大小和SJW共同决定的,只是不能超过最大值而已,若超过按最大值补偿。

三、波特率的计算

参考

[1-3] 位同步_哔哩哔哩_bilibili

相关推荐
Vae_Mars5 小时前
单片机中的TVS管
单片机·嵌入式硬件
hazy1k6 小时前
51单片机基础-直流电机控制
stm32·单片机·嵌入式硬件·51单片机
Main. 246 小时前
从0到1学习Qt -- 创建第一个Hello World项目
学习
壹号用户7 小时前
python学习之生成器&三者关系
学习
new coder7 小时前
[c++语法学习]Day10:c++引用
开发语言·c++·学习
星域智链7 小时前
宠物智能用品:当毛孩子遇上 AI,是便利还是过度?
人工智能·科技·学习·宠物
呱呱巨基7 小时前
vim编辑器
linux·笔记·学习·编辑器·vim
"菠萝"8 小时前
C#知识学习-017(修饰符_6)
学习·c#
早睡冠军候选人8 小时前
Ansible学习----Ansible Playbook
运维·服务器·学习·云原生·容器·ansible
小莞尔8 小时前
【51单片机】【protues仿真】基于51单片机智能窗帘系统
c语言·stm32·单片机·嵌入式硬件·物联网·51单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