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主页:星轨初途
前言
嗨٩(๑❛ᴗ❛๑)۶,我们在刚进行了解二叉树时就向大家讲解了二叉树有两种表示方法------顺序结构和链式结构,顺序结构在前面几篇就已经进行了讲解,那么今天我们来介绍二叉树的链式结构
本文相关知识传送门:函数的栈帧的创建和销毁(超详细版本图文丰富)

一、创建二叉树链式结构(用链表实现)
在学习二叉树的基本操作前,需先要创建一棵二叉树,然后才能学习其相关的基本操作。
1、二叉树结构的创建
我们用链表来实现二叉树,相当于用链表来表示二叉树节点之间的关系,因为为二叉树,所以我们这里
用data表示当前节点数据
用指针left表示左孩子,也就是左节点
用指针right表示右孩子,也就是右节点
其结构代码如下
c
#include <stdio.h>
#include <assert.h>
typedef int BTDataType;
//二叉树
typedef struct BinaryTreeNode
{
BTDataType data;//当前节点数据
struct BinaryTree* left; //当前结点指向的左子树地址
struct BinaryTree* right;//当前结点指向的右子树地址
}BTNode;
2、手动创建链式二叉树
由于现在大家对二叉树结构掌握还不够深入,为了降低大家学习成本,此处手动快速创建一棵简单的二叉树,快速进入二叉树操作学习 ,等二叉树结构了解的差不多时,我们反过头再来研究二叉树真正的创建方式。
这里我们以下图为例,创建一个简单的链式二叉树

c
#include<stdio.h>
typedef int BTDataType;
typedef struct BinaryTreeNode
{
BTDataType data;
struct BinaryTreeNode* left;
struct BinaryTreeNode* right;
}BTNode;
BTNode* BuyNode(int x)
{
BTNode* node = (BTNode*)malloc(sizeof(BTNode));
if (node == NULL)
{
perror("malloc fail");
return NULL;
}
node->data = x;
node->left = NULL;
node->right = NULL;
return node;
}
BTNode* CreatBinaryTree()
{
BTNode* node1 = BuyNode(1);
BTNode* node2 = BuyNode(2);
BTNode* node3 = BuyNode(3);
BTNode* node4 = BuyNode(4);
BTNode* node5 = BuyNode(5);
BTNode* node6 = BuyNode(6);
node1->left = node2;
node1->right = node4;
node2->left = node3;
node4->left = node5;
node4->right = node6;
return node1;
}
int main()
{
BTNode* root = CreatBinaryTree();
return 0;
}
注意:上述代码并不是创建二叉树的方式,真正创建二叉树方式后序详解重点讲解。
再看二叉树基本操作前,再回顾下二叉树的概念,
- 二叉树是:
- 空树
- 非空:根结点,根结点的左子树、根结点的右子树组成的。
而左子树和右子树也是由左右子树节点和根节点组成,从概念中可以看出,二叉树定义是递归式的,因此后序基本操作中基本都是按照该概念实现的。
二、二叉树的遍历
二叉树的操作离不开树的遍历,让我们看看都有哪些遍历方式吧!
1、遍历规则
按照规则,二叉树的遍历有:前序、中序、后序的递归结构遍历 :
(1)前序遍历(Preorder Traversal亦称先序遍历)------访问根结点的操作发生在遍历其左右子树之前。
访问顺序:根节点,左子树,右子树
(2)中序遍历(Inorder Traversal)------访问根结点的操作发生在遍历其左右子树之中(间)。
访问顺序:左子树,根节点,右子树
(3)后序遍历(Postorder Traversal)------访问根结点的操作发生在遍历其左右子树之后。
访问顺序:左子树,右子树,根节点
相当于就是根的访问顺序不同
2、前序遍历
(1)前序遍历思路

我们对这个进行分析,对它进行前序遍历,我们可以通过下面这张图来理解,序号表示递归顺序,逻辑就是根节点->左子树->右子树,若子树不为空,就先访问它的根节点->左子树->右子树,直到为空,再回去继续另一个子树

按照我们的思路结果应该如下,N表示空指针

下面我们使用代码实现
(2)代码实现
按照前面的思路我们来使用代码实现,这里空用N表示
这里只展示前序遍历代码,前面构建链式结构代码就不展示了
代码如下:
c
void PrevOrder(BTNode* root)
{
if (root == NULL)
{
printf("N ");
return;
}
printf("%d ", root->data);
PrevOrder(root->left);
PrevOrder(root->right);
}
int main()
{
BTNode* root = CreatBinaryTree();
PrevOrder(root);
return 0;
}
结果,与我们的思路一致,正确

2、中序遍历
同理,中序遍历就是左子树->根节点->右子树
所以只需把打印放在中间就行啦
c
void InOrder(BTNode* root)
{
if (root == NULL)
{
printf("N ");
return;
}
InOrder(root->left);
printf("%d ", root->data);
InOrder(root->right);
}
int main()
{
BTNode* root = CreatBinaryTree();
InOrder(root);
return 0;
}
结果

这里就不再做介绍了
3、后序遍历
就是左子树->右子树->根节点
代码
c
//后序遍历------左右根
void PostOrder(BTNode* root)
{
if (root == NULL)
{
printf("N ");
return;
}
PostOrder(root->left);
PostOrder(root->right);
printf("%d ", root->data);
}
int main()
{
BTNode* root = CreatBinaryTree();
PostOrder(root);
return 0;
}
结果

三、结束语
本篇到这里就结束啦ヾ(◍°∇°◍)ノ゙,可能篇幅有些短,本文主要讲了二叉树链式结构的实现及二叉树遍历的规则及实现,下一篇我们就要将链式二叉树功能的相关实现和判断,欢迎大家来阅读!感谢大家的支持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