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自动微分进行模型的训练

自动微分训练模型

简单代码实现:

python 复制代码
import torch
import torch.nn as nn
import torch.optim as optim

# 定义一个简单的线性回归模型
class LinearRegression(nn.Module):
    def __init__(self):
        super(LinearRegression, self).__init__()
        self.linear = nn.Linear(1, 1)  # 输入维度是1,输出维度也是1

    def forward(self, x):
        return self.linear(x)

# 准备训练数据
x_train = torch.tensor([[1.0], [2.0], [3.0]])
y_train = torch.tensor([[2.0], [4.0], [6.0]])

# 实例化模型、损失函数和优化器
model = LinearRegression()
criterion = nn.MSELoss()  # 均方误差损失函数
optimizer = optim.SGD(model.parameters(), lr=0.01)  # 随机梯度下降优化器

# 训练模型
epochs = 1000
for epoch in range(epochs):
    # 前向传播
    outputs = model(x_train)
    loss = criterion(outputs, y_train)

    # 反向传播
    optimizer.zero_grad()  # 清空之前的梯度
    loss.backward()  # 自动计算梯度
    optimizer.step()  # 更新模型参数

    if (epoch+1) % 100 == 0:
        print(f'Epoch [{epoch+1}/{epochs}], Loss: {loss.item():.4f}')

# 测试模型
x_test = torch.tensor([[4.0]])
predicted = model(x_test)
print(f'预测值: {predicted.item():.4f}')

代码分解:

1.定义一个简单的线性回归模型:

  • LinearRegression 类继承自nn.Module,这是所有神经网络模型的基类。

  • __init__ 方法中,定义了一个线性层 self.linear,它的输入维度是1,输出维度也是1。

  • forward 方法定义了数据在模型中的传播路径,即输入 x 经过 self.linear 层后得到输出。

    python 复制代码
    class LinearRegression(nn.Module):
        def __init__(self):
            super(LinearRegression, self).__init__()
            self.linear = nn.Linear(1, 1)  # 输入维度是1,输出维度也是1
    
        def forward(self, x):
            return self.linear(x)

2.准备训练数据:

  • x_trainy_train 分别是输入和目标输出的训练数据。每个张量表示一个样本,x_train 中的每个元素是一个维度为1的张量,因为模型的输入维度是1。

    python 复制代码
    x_train = torch.tensor([[1.0], [2.0], [3.0]])
    y_train = torch.tensor([[2.0], [4.0], [6.0]])

3.实例化模型,损失函数和优化器:

  • model 是我们定义的 LinearRegression 类的一个实例,即我们要训练的线性回归模型。

  • criterion 是损失函数,这里选择了均方误差损失(MSE Loss),用于衡量预测值与实际值之间的差异。

  • optimizer 是优化器,这里选择了随机梯度下降(SGD),用于更新模型参数以最小化损失。

    python 复制代码
    model = LinearRegression()
    criterion = nn.MSELoss()  # 均方误差损失函数
    optimizer = optim.SGD(model.parameters(), lr=0.01)  # 随机梯度下降优化器

4.训练模型:

  • 这里进行了1000次迭代的训练过程。

  • 在每个迭代中,首先进行前向传播,计算模型对 x_train 的预测输出 outputs,然后计算损失 loss

  • 调用 optimizer.zero_grad() 来++清空之前的梯度++ ,然后调用 loss.backward()++自动计算梯度++ ,最后调用 optimizer.step() 来++更新模型参数++ 。

    python 复制代码
    epochs = 1000
    for epoch in range(epochs):
        # 前向传播
        outputs = model(x_train)
        loss = criterion(outputs, y_train)
    
        # 反向传播
        optimizer.zero_grad()  # 清空之前的梯度
        loss.backward()  # 自动计算梯度
        optimizer.step()  # 更新模型参数
    
        if (epoch+1) % 100 == 0:
            print(f'Epoch [{epoch+1}/{epochs}], Loss: {loss.item():.4f}')

5.测试模型:

  • x_test 是用来测试模型的输入数据,这里表示输入为4.0。

  • model(x_test)x_test 进行前向传播,得到预测结果 predicted

  • predicted.item() 取出预测结果的标量值并打印出来。

    python 复制代码
    x_test = torch.tensor([[4.0]])
    predicted = model(x_test)
    print(f'预测值: {predicted.item():.4f}')

运行结果:

运行结果如下:

相关推荐
算家计算几秒前
千问一周破千万下载背后:AI应用需求的爆发与生态竞赛
人工智能·aigc·资讯
算家计算1 分钟前
基于GitHub Actions与算力平台API:构建端到端的模型自动训练与部署流水线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
CharlieWang10 分钟前
AI Elements Vue,帮助你更快的构建 AI 应用程序
前端·人工智能·chatgpt
人工智能训练12 分钟前
在Windows系统Docker中使用wsl2、容器、windows文件路径三种不同挂载方式的区别和性能差异
运维·服务器·人工智能·windows·docker·容器·wsl2
数据智研32 分钟前
【数据分享】中国税务年鉴(1993-2024)(1998缺失)
大数据·人工智能·信息可视化·数据分析
麻雀无能为力36 分钟前
多媒体常用特征处理技术梳理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神经网络
yangmf204038 分钟前
APM(三):监控 Python 服务链
大数据·运维·开发语言·python·elk·elasticsearch·搜索引擎
yangmf204040 分钟前
APM(二):监控 Python 服务
大数据·python·elasticsearch·搜索引擎
d111111111d44 分钟前
关于STM32的选项字节的问题:如果我通过操作指针把数据写在了单片机的选项字节区域那么换别的程序时候数据会进行变化吗?
笔记·stm32·单片机·嵌入式硬件·学习
CoderJia程序员甲1 小时前
GitHub 热榜项目 - 日榜(2025-11-23)
python·开源·github·mcp